第487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2頁/共3頁]
“運河通了又能如何樣?現在的大明定都南京,底子不需求漕糧北運。退一步說,就算朱家遷回北京又如何?朱家那位是外洋天子,不由海貿,自家就有海運大船數百艘,幾百萬石米糧用大海船來運,幾百艘船跑一個來回就夠了,所需銀錢不比漕運節流?”
“是啊,不但漕賦免了,並且本年的米價也比往年要高一成半(天然災害和官府收買米糧用於東北作戰屯田等啟事拉高了糧價),這田賦正項固然比客歲要高。但是冇有任何雜派加派火耗銀子,一概用彙豐行的銀元、銅元交納(彙豐行的銀元、銅元、小銅元兌換比例牢固,都能夠用來交納賦稅,是以官方冇有銀貴錢賤的困擾),比之往年的承擔還是輕很多了。”
按照滿清本身的官員對漕運本錢的恍惚研討,算上官民兩麵和統統人力物力的耗損,從江南運一石米到北都城,本錢低則20兩,高則40兩!即便是這個數字有虛高的成分,但是一石漕米的本錢必定不會低於10兩銀子。以是這漕糧北運,在朱濟世看來純粹是瞎折騰,因此一道旨意就給廢了――實在他也冇有來由征漕賦,他現在定都南京,蘇常糧倉就在身邊,底子用不著漕運啊。
“去南洋……去從戎兵戈……唉,這一去還回得來嗎?”
“傳聞了嗎。大明天子已經頒下明詔,永久免除我們農夫身上的漕賦啦!”
就在世人感喟的時候,一個牧師打扮的人從內裡走進茶社,聽到大師在說話,大聲道:“有天父皇上帝在,是不會讓大師去南洋、遼東刻苦送命的!”
“傳聞了。當然傳聞了……收了幾百年的漕賦讓聖天子一道聖旨就免了,我們種田人一年到頭總能多幾頓飽飯了。”
“莫非漕運今後就冇有了?我們那麼多靠漕運用飯的人如何辦?莫非活活餓死?”
江蘇吳縣城外,一群農夫方纔收割完一大片成熟的稻田,正聚在一起談天。水煙旱菸一塊兒抽上,煙霧恍惚了顏麵,卻掩不住話語中的歡樂。
“那就隻能去遼東從戎……”
農夫們個個喜氣洋洋,還不時學著那些秀才老爺的姿式衝空中拱拱手,說上幾句恭維朱大天子的馬屁話,彷彿朱大天子真是甚麼愛民如子的好天子似的。不過話說返來,免除漕賦一事對大明境內的農夫來講,的確是個天大的德政。
當然,朱明所實施的“新政”也不是讓統統人都受傷,要不然朱明境內早就是烽火連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