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晚唐新氣象 - “五姓七家”中國最後的貴族

“五姓七家”中國最後的貴族[第2頁/共4頁]

………………………………………………………………………………………………………………………………………………………………

崔、李均有兩支,以是唐時“四姓”中的崔、李到底是指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中的哪兩支一向為後代所爭議。就崔氏而言,曹魏前,清河崔氏的影響力低於博陵崔氏,但自曹魏時起,清河崔氏開端趕超,因至北魏時呈現崔宏、崔浩、崔鴻如許的人物而使家屬名譽達到顛峰,一舉超出了博陵崔氏。當時,清河崔甗對範陽盧元明說:“天下盛門唯我與爾,博(陵)崔(氏)、趙(郡)李(氏)何事者哉?!”但到了唐朝,博陵崔氏影響日深,再次超出了清河崔氏。唐初作《氏族誌》,以出身博陵的黃門侍郎崔民乾為天下第一流派,且全部唐朝,來自博陵的宰相也超出了來自清河的宰相,博陵崔氏遂被“天下推為士族之冠”。至於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在北魏時,前者的職位要高於後者,同是到了唐朝,後者亦反超前者。在北魏時,趙郡李氏和博陵崔氏並肩進步:“(帝)納隴西李衝女為夫人,納崔、盧、鄭、王‘四姓’女充後宮。趙郡李氏人物尤多,各盛家風。世言高華以五姓為首。”有唐一代,趙郡李氏更加顯赫,出宰相17人,於世家大族中為最多。博崔、趙李之榮盛,是依全部唐朝而綜觀的,若按傳統瞭解,唐初時的“崔、盧、李、鄭”,仍指清河崔氏、範陽盧氏、隴西李氏、滎陽鄭氏。不過,因為自唐起博崔、趙李已正式成為超等朱門,以是有唐一代更風行上麵的新說法——“五姓七家”:博陵崔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

中國汗青上的士族政治,抽芽於東漢中期,亡覆於唐朝末年。因而,在一種感受上以為:士族政治,從東漢,經魏晉南北朝,至隋唐,跟著經濟上的“占田蔭客製”和政治上的“九品中正製”兩大特權的消逝,而呈逐步減弱滅亡的局麵。實在這是一種極大的曲解。因為,就汗青究竟看,中國士族政治期間有兩個階段最為光輝,一是兩晉北朝,二是唐朝。唐朝時,特彆是中晚唐,士族政治不但冇有暗淡;相反,卻再次奇特地光輝起來——這並非簡樸意義上的“迴光返照”。

實際上,唐朝天子在按捺“山東士族”時是極不自傲的,因為同時皇室又自稱其祖出自隴西李氏且以此為榮。高宗期間,還是打壓世家大族,並以法律的情勢公佈禁婚詔:“後魏隴西李寶、太原王瓊、滎陽鄭溫、範陽盧子遷、盧渾、盧輔、清河崔宗伯、崔元孫、前燕博陵崔懿、晉趙郡李楷等子孫,不得自為婚姻。”成果還是不快意,不但不能製止他們相互為婚,反倒在無形中增加了這些大族的本錢:“厥後天下衰宗落譜,昭穆所不齒者,皆稱‘禁婚家’,益自貴。”他們不但鄙棄諸姓,即便皇室也不能入其眼(皇室雖自稱出自隴西李氏,但受思疑,且有胡化之風,不為崔盧所重)。唐文宗時,天子向宰相鄭覃求婚,但願鄭覃能把孫女嫁給皇太子,但鄭覃寧肯把孫女嫁給時為九品官的崔某。為此文宗無語:“官方修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即便是到了文宗期間的晚唐,人們的門閥看法不但冇有減弱,相反更加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