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導彈實戰部署[第1頁/共5頁]
對於陸軍將領們而言,禁衛軍第一裝甲師最強大的火力已經不是傳統上公認的坦克進犯集群了,而是加強給炮兵的火箭彈體係。
而後,帝**方連續生長了多款導彈型號,此中陸軍一線軍隊能夠擺設的是西北風六型地對地戰術導彈。
西北風六型地對地導彈正式量產後,仍然連續停止了十幾次的實驗。
本來研發速率不快。但很快諜報部分從獲知德**方也展開了飛彈研製事情後,中華帝**方決定加快導彈研發速率,要求事情職員闡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力,趕在德**方的飛彈打算完成之前,為帝**方研製出可靠性高、產業化經濟的導彈兵器體係。
在此之前,帝**方在V係列導彈根本上。連續開辟了多型號的導彈,第一型退役陸軍的便是西北風六型短程地對地導彈。
為了更有效的晉升侵占防護才氣,MK40暴風雪體係在裝甲和矯捷速率上都獲得了加強,但是為了更有效的進步儲存才氣,中華帝國陸軍還在戰術長停止了規定,即要求在己方軍隊的火力保護下進入疆場。
固然西北風六型導彈具有核打擊才氣,但因為其射程近,考慮到戰區擺設題目,停止核戰役時很輕易影響己方作戰單位。
在一次實驗當中,當發射軍官按下發射按鈕後,火箭助推器燃燒,在2.5秒內將導彈加快到每小時400千米速率。以後,助推器脫落,導彈持續以預設的航向和爬升率前行,直到被製導組的設備截獲。西北風六型導彈冇法停止高度和速率節製,隻能以最大速率飛翔,直到燃料耗儘,達到最大高度。到間隔目標約10千米時,製導組收回一個“鎖定進犯”的信號,使導彈彈鼻下沉,進入“終端爬升”過程。爬升過程近似垂直,直到導彈達到了無線電高度計預設的引爆高度然後引爆彈頭,若無線電高度計見效,則利用後備的氣壓高度計,若氣壓高度計亦見效的話,則利用彈上的撞擊引信。
在最後實驗階段,中華帝**事委員會將其定義為轟炸機,付與了H-61的編號。主如果用來利誘西方列強,使其不曉得中華帝國正在生長導彈兵器。直到一係列奧妙測試勝利後,纔在光彩三十九年夏天同一以西北風XX型來定名導彈的型號。
MK40體係的每個發射箱都含有六個火箭彈發射管或一個導彈艙。火箭炮發射管口徑為227毫米,管數為12,戰役射速12發每分。其最大射程為子母彈32千米,佈雷彈40千米。反坦克子母彈45千米。以第一裝甲師的戰役力停止評價,其行軍戰役轉換時候約為5分鐘擺佈,戰役行軍轉換時候在2分鐘。再裝填時候為5分鐘,時速54千米。最大路程480千米。
西北風六型地對地導彈通過導彈上的無線電體係與RD-80雷達體係和WD-69無線電通訊體係停止結合製導。它利用了一個陸基微波發射器,為彈上節製體係供應導航所需的間隔和方位角資訊。操縱此體係全程製導成為了能夠,製導最大間隔約莫為10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