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我的三國我當家 - 第一三六章 用人之道

第一三六章 用人之道[第2頁/共5頁]

“恰是。”劉墉點點頭,“所謂戰役,實在就是侵犯、是打劫。打個比方說,戰役便像是強盜對‘家’的掠取。通過戰役,勝利方能在短期內獲得無數財產和地盤,而失利方卻今後揹負上沉重的承擔,他的臣民將墜入萬劫不複之深淵。國將不國,何故為家?”

劉墉想到大學時一次近似的辯論,當時便有人舉例說瑞士、荷蘭、瑞典等國的群眾極其敷裕,國度也不需求有多強大啊!劉墉嗤之以鼻,反唇相譏,如果不是現在,而是一百年前,這幾個國度還能有如此敷裕?能夠早就被打劫得不成模樣了。科威特也是如此,人均財產排天下前線,卻抵擋不住伊拉克的入侵,若不是美國脫手相救,恐怕早就亡國了。又有人舉例說西方發財本錢主義國度的福利如何好,保障如何到位,都是民富,然後國強。真是扯蛋!這些人要麼冇有學過汗青,要麼架了副有色眼鏡。這些發財國度初期的財產是那裡來的?無一不是打劫、搜刮其他弱國、小國來的。他們的生長史,也是那些強大國度的血淚史、屈辱史。就如一小我通過剝削和壓榨彆人堆集了大量的財產,現在拿出一小部分來做做慈悲,成果還落得了個好名聲,這是多麼的諷刺。冇有看清這一點的,要麼是才氣不濟,要麼是彆有用心。

虞翻笑道:“太守這番話應當在公眾中多鼓吹纔是,如許我們在征收稅賦時阻力會小很多,也更輕易很多。”

“兄長說的是戰役吧?”說話是久不開口的諸葛亮。

在坐的都是儒家後輩,天然都曉得此中的深意,聽龐統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觀點光鮮、論證充分,不由讚歎不已。

說到這兒,劉墉遐想起一戰後的“巴黎和約”時乃至有些義憤填膺了。那是屈辱的1919年,中國插手了協約國對同盟國的作戰。固然中國冇有直接出兵,卻援助了多量糧食,還派出了17.5萬名勞工,捐軀了2000多人。作為克服國的中國,索回被敗北國德國侵犯的山東半島的主權,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英美法卻疏忽中國的權益,將其轉送給了日本。這激起了中國群眾的激烈抗議,發作了五四愛國活動。

龐統淺笑著回禮道:“崇如兄客氣了。剛孔明便說了,‘治國必先富民’,龐統先援引《論語?顏淵》中的一篇,哀公問於有若曰:‘年饑,用不敷,如之何?’……有若對曰:‘百姓足,君孰與不敷?百姓不敷,君孰與足?’……”

世人不由驚奇交集,這劉墉不是不很同意嗎?如何聽龐同一說態度就竄改了,莫非已經被我們壓服了麼?

劉墉陪笑了一陣,抱拳告彆大師,又對董襲道:“過兩日孔明佳耦就要回襄陽了,大哥,我們便趁此機遇到襄陽去覲見皇上吧。也不知聖上在那邊待得風俗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