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 下篇 五金》譯文[第1頁/共11頁]
夾在烏金紙裡的金片被打成箔後,先把硝製過的貓皮繃緊成小方板,再將香灰撒滿皮麵,拿出烏金紙裡的金箔放上去,用鈍刀畫成一平方寸的方塊。然後屏住呼吸,拿一根輕木條用唾液黏濕一下,黏起金箔,夾在小紙片裡。用金箔裝潢物件時,先用熟漆在物件大要上塗刷一遍,然後將金箔黏貼上去(貼字時多用楮樹漿)。陝西省中部製造的皮金,是用硝製過的羊皮拉至極薄,然後把金箔貼在皮上,供剪裁服飾利用。這些器物皮件是以都顯出光輝奪目的斑斕色彩。凡用金箔黏貼的物件,如果今後陳舊不消,能夠刮下來用火燒,金質就留在灰裡。加進幾滴菜籽油,金質又會積聚沉底,淘洗後再熔鍊,能夠全數回收而毫無耗損。
凡虛假:方士以爐火惑人者,惟硃砂銀愚人①易惑。其法以投鉛、硃砂與白銀等,分入罐封固,溫養三七今後,砂盜銀氣②,煎成珍寶。揀出其銀,形有神喪,塊然枯物③。入鉛煎時,逐火輕折,再經數火,毫忽無存。折去④砂價、炭資,愚者貪惑猶不解,並誌於此。
⑤朱:指硃砂。
凡銀為世用,惟紅銅與鉛兩物可雜入成偽。然當其合嚕囌而成鈑錠⑦,去疵偽而造精純,高爐火中,坩堝足煉。撒硝少量,而銅、鉛儘滯堝底,名曰銀鏽。其灰池中敲落者,名曰爐底。將鏽與底同入分金爐內,填火土甑當中,其鉛先化,就低溢流,而銅與粘帶餘銀,用鐵條逼就分撥,井然不紊。野生、天工亦見一斑雲。爐式並具於左。
銀
①舶來:用船運來。
②促:近。
【譯文】
【原文】
中國產銀的環境大抵上是如許的:浙江和福建兩省原有的銀礦坑場,到了明初之時,有的仍然在開采中,但是有的已經封閉了。江西饒州、信州和瑞州三個州縣,有些銀坑還向來冇有開采過。湖南省的辰州,貴州省的銅仁,河南省的宜陽縣趙保山、永寧縣秋樹坡、盧氏縣高嘴兒、嵩縣馬槽山,四川省的會川密勒山,以及甘肅省的大黃山等處,都有良好的產銀礦場,其他的處所就難以一一列舉了。但是,這些銀礦普通而言都冇有多少產量。是以每次開采時,如果采銀的數量還達不到原定的最低限額,那麼插手開采銀礦的人就得分攤財帛用來補償。如果法製不嚴,就很輕易呈現盜竊爭奪而形成禍亂的事件,以是禁戒律令又不得不非常嚴苛。河北和山東一帶,因為氣候酷寒,石層又薄,因此不出產金銀。以上八省合起來的產銀總量還比不上雲南省的一半呢,以是開礦煉銀,隻要在雲南一省能夠常辦不衰。
【註釋】
黃金是五金中最貴重的,一旦熔化成形,永久不會產生竄改。白銀入烘爐熔化固然不會有耗損,但當溫度夠高時,用風箱鼓風引發金花閃動,呈現一次就冇有了,再鼓風也不再呈現金花。隻要黃金,用力鼓風時,鼓一次金花就閃動一次,火越猛金花呈現越多,這是黃金之以是貴重的啟事。中國的產金地區約有一百多處,難以列舉。山石中所出產的,大的叫馬蹄金,中的叫橄欖金或帶胯金,小的叫瓜子金。在水沙中所出產的,大的叫狗頭金,小的叫麥麩金、糠金。在高山挖井獲得的叫麵沙金,大的叫豆粒金。這些都要先經淘洗然掉隊行冶煉,才成為整顆整塊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