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夜宴2 - 57|9.14

57|9.14[第2頁/共4頁]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

六親反麵,有孝慈﹔國度昏亂,有忠臣。

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視之不見,名曰夷﹔

是以賢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高低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繁華而驕,自遺其咎。

老子:「品德經」:第二章

老子:「品德經」:第十三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無執,故無失。

世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師之所處,波折生焉。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善數不消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成開,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玄牝之門,是謂六合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

儽儽兮,若無所歸。

何謂貴大患若身。

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九章

大道泛兮,其可擺佈。

恒也。是以賢人處有為之事,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虛其心,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品德經》——《老子品德經》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為天下穀,常德乃足。

知常容,容乃公,

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視之不敷見,聽之不敷聞,用之不敷既。

聽之不聞,名曰希﹔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一章

非以其忘我邪。

老子:「品德經」:第四章

何謂寵辱若驚。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老子:「品德經」:第八章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是非相形,

老子:「品德經」:第三章

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天長地久。

悠兮其貴言。

吾何故知眾甫之狀哉。以此。

常使民無知無慾。

是以賢人之治,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

繩繩兮不成名,複歸於無物。

誠全而歸之。

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老子:「品德經」:第七章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敦兮其若樸﹔

萬物並作,吾以觀複。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天乃道,道乃久,冇身不殆。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

雄師以後,必有凶年。

飂兮若無止。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

執大象,天下往。

是以賢人抱一為天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