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勸諫[第3頁/共4頁]
天子竟是問得如此直白,二人互望一眼,王雨農慎重答道:“回皇上,老臣與文遠既受先帝賞識重用之恩,又負托孤輔政之責,是以朝夕不敢有涓滴懶惰,對大夏與皇上不敢有不二之心。皇上即位未久,本是萬事待興。但是皇上雄才初露,大略方顯,大夏不容動亂。而楊致有經世之才,可為幫手。是以老臣與文弘遠膽保舉,萬望皇上謹慎諫納。”
要旗號光鮮的表白態度,要向天子申明當前的情勢,還要附贈馬屁高帽兼顧天子的臉麵,這篇文章實在不好做。王雨農圓轉快意的隨口道來,竟是毫無停滯。
陳文遠與王雨農如願奉召而來以後,賜座賜茶的禮遇天然必不成少。二人屁股尚未坐穩,趙啟便拿起兩份奏章往禦案上一扔,開門見山的問道:“二位垂白叟,你們這是幾個意義?”
先前覺得,王雨農弟子故吏遍及天下,陳文遠舊屬將佐廣佈軍中。二人同為輔政重臣,恐有掣肘之憂。即位以後於風平浪靜之時,二人鎮國柱石的感化還冇如何閃現出來。此番遭遇危急,若非兩位老臣坐鎮,王雨農極力壓抑文臣,陳文遠經心威懾武將,朝堂表裡隻怕早已亂成了一鍋粥。寧王與康王本來就是一有機遇就唱反調,這段光陰更是每日必來上朝,而一大把年紀了的兩位老臣也是風雨無阻的全程作陪。這又是為了甚麼?
不管如何說,事到現在,是躲不疇昔也繞不疇昔了。反過來一想,父皇能用楊致,我為甚麼不能?趙啟深知楊致不比平常朝臣,如果開出的前提分歧他的胃口,或是無端挑釁,他就真敢與你當場翻臉。用則用矣,有些相稱首要的敏感話題,還須借兩個老東西之口,事前說清楚的好。
朝堂重臣,善始者易,善終者難。陳文遠與王雨農一個幫忙先帝打天下,一個幫手先帝治天下,可謂大夏武成一朝的左膀右臂。因為一向謹遵公忠之道,恪守人臣本分,而得官至極品,即將功德美滿。也就是說,不管是對新皇還是楊致,他們都已無所苛求。若非出於公心,本來能夠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次日早朝,陳文遠與王雨農兩位輔政重臣。踐約一同呈上了保舉楊致的奏章。天子大略掃了一眼,二人的陳奏的內容大同小異。頓時眉頭微皺,不置一詞的放在一邊。隨即連“眾卿有事早奏、無事退朝”這句例行公事的話都省了,隻是冷冷叮嚀,眾臣再有奏章,呈交至相乾內閣大學士的公事房便可,而後獨自揚長而去。
“也罷,就算朕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朕若采取你們的諫言,又該如何用他?他若不能建功,不但耽擱光陰、徒耗國力,朕還要妄自揹負識人不明、用人不善的罵名。他若得以建功,朕該當如何賞他?倒也不是朕吝嗇,加官進爵那都不是題目,隻怕他一定會看得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