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4頁/共5頁]
軍--軍是宋朝的行政地區,一個軍即是一個州或府,直轄於路。宋朝的安定軍即清朝的安定州,宋朝的南安軍即清朝的南安府,可見軍和州府是差未幾的。
府--依唐朝軌製,大州稱為府,因為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護府。唐朝府附屬於道,宋朝府附屬於路,元朝的府,有的附屬於路,有的直轄於中心。明清改州為府(見上文)。
唐朝因為唐太宗曾任尚書令,今後此官不再授人,而以擺佈仆射為宰相。唐高宗今後襬布仆射不再參決大政。唐太宗又以為中書令和侍中的官位太高,不等閒授人,常用他官加上\"參議朝政\"、\"參議得失\"、\"參知政事\"之類的名義掌宰相之職,高宗今後履行宰相職務的稱為\"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宋朝簡稱為\"同平章事\",以\"參知政事\"為副相。
所謂台閣,是指尚書機構尚書檯說的,後代逐步稱為尚書省[3],首長是尚書令,副職是尚書仆射。魏文帝鑒於東漢尚書檯的權勢太大,把它改成核心的履行機構,彆的設置以中書監、令為首長的中書省,參掌中樞奧妙。南北朝時天子鑒於中書省權勢日大,又設置以侍中為首長的門下省,對中書省加以限定。如許,就構成了皇朝中心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分職的軌製:中書省取旨,門下省考覈,尚書省履行[4],三省首長同為宰相,共議國政。
秦朝天子之下設丞相府、太尉府和禦史大夫寺構成中樞機構。丞相稟承天子意旨佐理國政;太尉掌天下軍事;禦史大夫是天子的秘書長兼管監察。丞相官位最高,尊稱為相國,通稱為宰相。漢初因循秦製,漢武帝今後,丞相職位雖尊,權力卻逐步縮小。比方霍光以大司頓時將軍領尚書事,輔理國政,其權勢就遠在丞相之上。西漢末丞相改稱大司徒,太尉改稱大司馬,禦史大夫改稱大司空[1],號稱三公(又稱三司),都是宰相。但到東漢光武帝時,\"雖置三公,事歸台閣\"[2],三公隻措置例行公事,台閣反而成了實際上的宰相府了。
[3]彆的另有少數特為軍事而設的路,不領民事。
[2]冀州共呈現兩次,表示是冀州的一部分。下仿此。這些說法按照鄭樵《通誌》卷四十《地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