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議定盟約陳饒賣力,十裡送行依依不捨[第4頁/共6頁]
陳基搖點頭,說道:“這倒不是。……,昨日接到軍報,說李平章已得救曹州,燕賊趙過部望風而遁。藉此機遇,封伯顏上書太尉,再一次正式提出:請與李平章聯軍,共剿燕、吳兩賊。”
得了李察罕的叮嚀,李惟德到浙西後,公然一如其言,先約見封伯顏,再拜見汪同、史椿,繼而又拜見饒介、陳基,用了兩三天的時候摸索他們的意義。
張士誠“陰持兩端”的心機,遠在千裡外的李察罕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們是士誠身邊的靠近人,又豈會看不明白?
陳基與饒介對視一眼,饒介介麵說道:“俺們猜想,太尉之意實在徐、宿。何為‘遠水’?何為‘近渴’?若以李平章為‘遠水’;則‘近渴’為何?……,吾覺得,太尉非為彆意,定是指徐、宿二州!”
“遠水解不了近渴。”
“太尉冇有表定見,但卻說了一句話。”
“若真是如此,那締盟之事,……。”饒介看向陳基,猛地拍了下大腿,攤開雙手,叫道,“……,已經成了呀!”
饒介、陳基等報酬何這麼賣力幫手?
“太尉如何說?”
次日,兩方定下盟約。
派他去,有兩個好處。其一,他職位不高,如果此番締盟被張士誠回絕,麪皮上不致太尷尬;其二,他是李惟馨的弟弟,李惟馨乃察罕謀主,如果此番締盟勝利,他也完整能夠代表李察罕與士誠簽下盟約。
就像李惟德臨行前,李察罕、李惟馨、封帖木等的闡發一樣,張士誠的確“前怕狼、後怕虎”。
須知,他們忠的是“蒙元朝廷”,卻不是張士誠。士誠當然待其甚厚,可若非因為降了蒙元,怕是再下工夫也請不來他們出山任官的。
饒介很難堪,說道:“昨天下午,太尉邀俺下棋。棋局中,俺藉機提了提此事。太尉隻是笑,卻一言不。他究竟是何意義,俺卻也拿捏不準。”
張士誠並又提出金陵的威脅。按照來前李察罕的交代,李惟德代替答允:“我軍光複山東日,便是南下金陵時。在這之前,我軍願將河南精兵借給太尉,與鬆江成掎角之勢,以遏吳賊在尺寸之間”。
這李惟德,在察罕軍中的官職不高,隻不過是個鎮撫罷了,可因了李惟馨的乾係,常日卻也非常得寵,是個“能說的上話”的人。
大抵商定如此,至於詳細的“聯軍出兵”日期,卻非李惟德能夠與張士誠決定的,需得李察罕另遣親信前來商定。
“也就是說?”
又過了兩日,還是冇有動靜。
陳基也是一樣的意義,他說道:“前番燕賊借糧,我等皆覺得不成,而太尉竟允之,終致本日徐、宿之失。前幾天,又提及此事,太尉亦很有悔怨之色。既然悔怨,申明已經悔怨。而既然悔怨,或許再議與李平章聯軍事,阻力便不會太大了。……李君遠來,道途辛苦。饒公說得對,且不必焦急,先歇個三兩日。待俺們尋機嚐嚐太尉口風,然後再說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