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禪(3)[第2頁/共4頁]
當時,德山宣鑒向一個賣燒餅的老太太買點心。
如此說教,莫非不是精美的騙局?[24]
總之,跟他們學佛,不是捱打就是捱罵。
興善惟寬說:也不是東西。[33]
曾經有人問他:你這一堂和尚還看經嗎?
燒餅婆婆問:法師挑的是甚麼書?
答:柏樹子成佛時。[32]
這叫甚麼呢?
興善惟寬說:我冇有。
意義大抵是:你倒天真敬愛。
丹霞天然說:考公事員。
實在,棒喝,胡說,嗬佛罵祖,都是為了直截了本地破執。因為眾生執迷,不過因為總以為有某種東西不能不“死認”。死認就固執,就不憬悟。為了破執,隻好懦夫斷腕以身試法,拿佛、祖、經開刀。擒賊先擒王,樹倒猢猻散。最崇高的都能夠不當回事,另有甚麼可固執的?就連“我”也能夠否定,比如馬祖道一的法嗣興善惟寬。
但這很難。甚麼叫“空亦是空”?大乘佛教中觀派的表述是: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翻譯成當代漢語就是:不是有,不是冇有,不是又有又冇有,也不是既冇有有,也冇有無。以是,空亦是空,亦是不空。[30]
冇乾係。放下屠刀,登時成佛。
既然隻要一念之差,頓悟便完整能夠。究竟上,禪宗的四祖道信,就是在頃刻之間憬悟的。當時他十四歲,拜在三祖僧璨門放學佛。僧璨問他:你來學佛想要如何呢?
一念悟時,眾生是佛。[23]
臨濟義玄說:成佛呀![29]
嗬嗬,既明萬事皆無物,何必管他受缽盂!
僧璨說:冇人捆你,要甚麼擺脫?
破執有三關:我執、法執、空執。我執,就是固執於我,不知“我由法生”。法執,就是固執於法,不知“萬法皆空”。空執,就是固執於空,不知“空亦是空”。能破我執,就是羅漢。能破法執,就是菩薩。能破空執,就是佛。
叨教,這是答覆了呢,還是冇答覆?
那麼,不能成佛,題目在哪?
如此說來,再苦再難也不要緊?
此次他直接進入僧房,將那坐禪的和尚當驢騎。
冇錯,德山宣鑒去見的,恰是龍潭崇信。
也隻好棒喝。
德山宣鑒的另一大豪舉是燒經籍,而他本來是熟讀佛經反對禪宗的。他說,我們削髮人千辛萬苦,皓首窮經,尚且不能修成正果,嶺南那蠻橫人(指六祖惠能)卻說甚麼“直指民氣,見性成佛”,天底下哪有如許的事理?便挑了一擔經籍去找禪師辯論,揚言要直搗龍潭剿除禪宗。
興善惟寬說:我不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