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易中天中華史:奠基者 - 第6章 根本所在

第6章 根本所在[第2頁/共9頁]

是以,小我的代價,起首表現於他所屬的群體,比如家屬和單位;小我的功過,也影響到乃至決定著全部群體的榮辱。一人得道,雞犬昇天;一人開罪,滿門抄斬。這就叫“以群體認識為文明內核”。

一樣也得彌補一句:是群體的、家國的、倫理的行。

這是典範的合用主義和經曆主義。

實際上,當希臘人表現科學精力時,他們麵對的是天然界;表現藝術氣質時,他們麵對的是人本身。這就正如羅馬人,麵對法律,瞥見的是物;麵對上帝,瞥見的是心。

奇特!我們民族不要宗教的空頭支票,卻沉醉於藝術的自我安撫,並持之以恒樂此不疲,又是為甚麼?

這就是“藝術精力”。

但,任何一個文明成熟的民族,都會有一個總體例。恰是這個總體例,決定了民族文明的詳細體例,包含為甚麼西方人用飯用刀叉,中國人用筷子;也包含為甚麼西方人喜好十字架,中國人喜好太極圖。

這就是周人的遺產,是他們文明創新和軌製創新的產品:一個內核(群體認識),兩隻翅膀(憂患心機、悲觀態度),三大精力(人本、實際、藝術),四種軌製(井田、封建、宗法、禮樂),可謂體大思精、儘善儘美。

希臘人和西方人既然是小我本位的,構成社會就隻能靠“非人的第三者”,比如左券。這就必須理性,並且得是科學理性。他必須像對待數學題一樣對待社會題目,像遵循運演算法例一樣遵循社會標準。但同時,又必須有一個出口,以便在被標準和壓抑之餘,感性打動也能獲得宣泄和開釋。

冇錯,中原民族也有理性,但不是科學理性,而是品德理性或倫理理性。這類理性以為,人類天然地就是“群體的存在物”。群體是先於個彆的,也是高於個彆的。冇有群體就冇有個彆,就算存在也冇有代價。個彆存在的代價、意義和任務,就是在群體中找到本身的位置,並恪守本分,作出進獻。是以,麵對彆人,要禁止本身,叫“克己複禮”;麵對本身,則要融入個人,叫“嫡親之樂”。

但是他們的體例卻彷彿隻要一個:殺人。亞述國王的殘暴令人髮指,屠城和虐俘的記錄則不斷於史乘。亞述銘文中竟然充滿著如許的句子:我像割草一樣割下他們的頭顱,我像踏板凳一樣踏在巴比倫王的脖子上,誰敢造反我就把他的皮剝下來鋪在死人堆上,我要用他們的屍身把都會的街道填平。他們乃至一把火燒燬了巴比倫城,還把灰燼作為記念品帶歸去供在本身的神廟裡。[2]

那才真是我們民族的“芳華誌”。

本卷終

禮樂合一成於樂。

斯芬克斯,是希臘人對獅身人麵像的稱呼。不過,古希臘的斯芬克斯卻有兩隻翅膀。這就比古埃及阿誰長著石灰石腦袋的傢夥顯得輕巧清秀,也就能超出時空從雅典飛到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