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科幻末世 - 遊戲美食家 - 第四百五十二章 飲食哲學

第四百五十二章 飲食哲學[第1頁/共3頁]

以食喻禮——用飯成為孔子保護“禮法”的事情現場。《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說:“孔子禦坐於魯哀公,哀公賜之桃與黍。哀公請用。孔子先飯黍而後啖桃。擺佈皆掩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飯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對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穀之長也,祭先王為上盛。果瞱有六,而桃為下,祭先王不得入廟。丘聞之也,君子以賤雪貴,不聞以貴雪賤。今以五穀之長雪果瞱之下,是從上雪下也。丘覺得妨義,故不敢以先於宗廟之盛也。’”故事說魯哀公犒賞孔子吃桃子,事前把黍子發給他,讓他用來擦桃子皮上的細毛。但是孔子卻先把黍子吃下去了,然後再吃桃子。中間的侍從看了都發笑。魯哀公不得不奉告他,說:“黍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擦桃子的。”孔子答覆說:“我曉得。但是黍是五穀之尊,祭奠的時候用它來做粢盛,桃子是六種生果中的下品,祭奠的時候底子輪不上。用五穀之尊來擦生果中的下品,高低錯位,有損於義,我如何能如許做呢?”

山東民風儉樸,待客豪放,在飲食上大盤大碗豐豐富惠,重視質量,受孔子禮食思惟的影響,講究場麵和飲食禮節。正規筵席有所謂的“十全十美席”,“大件席”、“魚翅席”、“翅鮑席”、“海蔘席”、“燕翅席”、“四四席”等,都能表現出魯菜高雅大氣的一麵。

……

……

在飲食哲學方麵飲食禮節和上菜挨次——2500多年的管仲在其著作《管子·弟子職》中說:“至於食時,先生將食,弟子饌饋。攝衽盥漱,跪坐而饋。置醬錯食,陳膳毋悖。凡置彼食,鳥獸魚鱉,必先菜羹。羹胾中彆,胾在醬前,其設要方。飯是為卒,左酒右醬。告具而退,捧手而立。三飯二鬥,左執虛豆,右執挾匕,周還而貳,唯嗛之視。同嗛以齒,周則有始。柄尺不跪,是謂貳紀。先生已食,弟子乃徹。趨走進漱,拚前斂祭。先生有命,弟子乃食。”這段話的粗心是說,到了用餐的時候,先生籌辦進餐,弟子就要將飯菜奉上。挽起衣袖洗漱,並跪坐在一邊服侍先生。擺放擺設各種飯食醬料時,不成違背禮節規定。普通來講所上的菜品,鳥獸魚鱉等植物肉食之前,必須先上蔬菜羹湯。湯羹與肉食相間擺列,肉肴擺在醬的前麵,席麵安排要成正方形。飯是在最後上,左麵一側安排飲用的酒;右麵一側安排清口用的漿。飯菜上完便可退下,拱手站在一旁。普通環境下是三碗飯兩杯酒,門生左手執空碗,右手拿筷勺,把先生需求的酒飯輪番添上,要隨時重視察看教員的碗和杯是否空了,要及時增加。多位先生同時空碗時,則以春秋為序增加酒飯,如此周而複始。如果用長勺就無需跪著奉上,這是添酒添飯的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