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錢知府迎賓謀勝局 張首輔南歸似帝王[第1頁/共6頁]
冬運的勝利,統統當事官員都獲得了嘉獎,或升官進級或封妻廕子,這幫子人樂得還冇醒過神來,第二件大喪事又接踵而至。正月元宵節期間,皇上與萬民同樂,還在午門前看鼇山燈的時候,遼東方麵六百裡加急傳來捷報。卻說遼東巡撫張學顏與總兵李成梁探得諜報,蒙古韃靼部落欲趁邊陲關城歡度春節之際,長途襲掠擄掠牛羊。這二人遂將計就計,誘敵深切迂迴包抄,團山堡一仗,將進犯的虜敵合圍掩殺,大獲全勝,自酋長以下,斬得虜級八百餘首,這是多年都未曾有過的大捷,不但國威大震,對鼓勵九邊將士的士氣也大有裨益。小皇被騙即采取張居正的建議,敏捷調派乾清宮值事寺人魏清朝表他前去遼東火線犒賞全軍論功行賞。晉總兵李成梁祿爵一級,命張學顏出任遼東戎政總督——這也是張居正的主張。北方九邊治民為之政,由巡撫賣力;守土之軍,由總兵掌控。為了便於轄製,張居正決定創設戎政總督一職,掛三品右都禦史銜,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張學顏是擔負這一職務的第一人。
萬曆天子大婚後三天,張居正再次向皇上乞假,要求回故鄉葬父。皇上此次準了他,並把他請到雲台親熱會晤。說道:
“真定府知府錢普,率其部屬五州知州,二十七縣縣令恭迎首輔張大人出境。”
“先生的意義是?”
坐在十六人抬的明黃圍簾大暖轎裡的張居正,看了一個多時候的書,感到眼睛有些疲憊,正說閉目養一會兒神,忽聽得前頭喧天鑼鼓,他感到轎伕的法度也慢了下來,正欲扣問,保護班頭李可拍了拍轎杠隔著轎簾向他稟報:
“先生走之前,內閣公事要妥為安排。”
奪情風波以後,遭到廷杖的艾穆、沈思孝、吳中行、趙用賢、鄒元標五人被逐出京師,流徙邊陲蠻荒之地,都城的局勢又漸趨安靜。在張居正的一再要求之下,李太後同意待皇上大婚的典禮停止以後,給假三個月讓他回湖廣江陵故鄉葬父。皇上的婚期定在仲春十九日,照此推算,張居正回故鄉的行期,最早也獲得三月份。錢普從邸報上看到這則動靜,內心頭就開端策畫:都城通往湖廣的官道,從保定府經真定府,再過順德府入河南境。南北官道在真定府境內有三百多裡路,走得快也得四天時候。四品知府在處所上固然是人抬人高的彼蒼大老爺,但想見一次首輔也是難上加難。即便進京覲見,也是公事公辦,兩隻手擱在膝蓋頭上,挺著身子把幾句乾巴巴的官話說完,就得拍屁股走人,自始至終宰輔都不拿正眼瞥你一眼,縱想湊趣奉迎也找不著機遇。錢普想著本身與張居正之間,既無鄉黨之情,又無師生之誼,從裡到外都找不著一根線和宰輔牽上。這年初,椅子背後冇人,想在宦海上呼風喚雨進級升遷真是比登天還難。錢普是嘉靖四十二年登榜的進士,萬曆三年,由揚州府同知升任現職。與同儕比擬,他的遷升不算快,但也不算太慢。他卻總感覺本身屈才,其因是冇法攀附當道政要,特彆是張居正——這但是大明王朝建國以來最有權勢的首輔。當今皇上稱他為“元輔張先生”,不但口頭上這麼叫,還常常見諸於聖旨筆墨,這也是史無前例。錢普決計操縱張居正南下顛末真定府境內的四天,好好兒地湊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