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29:阿爾巴尼亞電影大全套[第1頁/共2頁]
2oo7/2/29阿爾巴尼亞電影記
1971年起我國6續規複入口和公映了朝鮮、越南和羅馬尼亞的故事影片,它們和阿爾巴尼亞電影一起呈現在中國的電影院裡,這四個被當局承認的本國電影在氣勢上卻大相徑庭,以是就有“朝鮮電影哭哭笑笑,越南電影飛機大炮,阿爾巴尼亞電影顛倒置到,羅馬尼亞電影摟摟抱抱”的順口溜廣為傳播。1971―1976年先掉隊口的阿國電影有1o部:《足跡》、《英勇的人們》、《戰役的淩晨》、《第八個是銅像》、《戰役的門路》、《在淺顯的崗亭上》、《石油戰歌》、《小貝尼》、《初春》以及芭蕾舞舞台藝術片《山女人》,片種有了些許竄改,也開端有了彩色影片。此中《足跡》和《第八個是銅像》等采取了倒敘的伎倆,是“顛倒置到”一說的首要工具。
在上個世紀5o年代我國廣為上映的“社會主義陣營”國度的影片中,阿爾巴尼亞的電影是罕見的,該國隻要一家名為“新阿爾巴尼亞”的故事電影製片廠。1959年我國入口了第一部該國的故事片《塔娜》,而後又6續入口了《山鷹之歌》、《他們也在戰役》、《特彆任務》、《我們的地盤》等,這些來自“山鷹之國”的吵嘴故事片給中國觀眾留下了最後的印象。*中的1968―197o年,因為我國和阿爾巴尼亞的特彆乾係,該國的新影片成了獨一能夠進入中國電影院公映的本國新電影,其間前後有《海岸風雷》、《廣漠的地平線》、《寧死不平》、《創傷》、《地下流擊隊》和《伏擊戰》在中國銀幕上火爆上映,且長映不衰,一票難求,成了中國“電影荒”中最可貴的精力糧食,“墨索裡尼,老是有理”和“毀滅法西斯,自在屬於群眾”等電影台詞一度家喻戶曉,《寧死不平》簡樸的電影插曲《我們在春季插手遊擊隊》竟然也唱響了中國的大江南北。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電影譯製廠超卓的配音給這些影片增色很多。彆的,《海岸風雷》是竄改自該國的話劇《漁人之子》,這出話劇我國的話劇團在1965年曾經排練過。
1976年11月在阿爾巴尼亞在朝的勞動黨“七大”集會上,該黨第一書記霍查公開抨擊我國的對外政策,導致兩國乾係迅惡化,從而結束了中阿兩國的“特彆乾係”。1977年的夏季在阿爾巴尼亞“束縛日”的時候,我國意味性地上映了該國新故事片《最後的夏季》,這是我國公映的第23部阿爾巴尼亞影片,該片在京滬等多數會稍現即失,《最後的夏季》成了“最後的晚餐”,今後未見有該國的新電影在我國影院上映。從《塔娜》到《最後的夏季》,構成了一部完整的阿國影片在華放映史。時過境遷,中阿兩國特彆的恩恩仇怨已經成為令人點頭感喟的舊事,把文藝作品與國度乾係密切捆綁的行動也根基不在,《寧死不平》等影片被製成dVd光盤冷靜蹲在新華書店的一角,成為我國一代中老年觀眾對往昔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