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密支那戰鬥[第2頁/共3頁]
軍委會號令將中國駐印軍編成兩個軍,設立副總批示部,由鄭洞國任副總批示,下轄新1軍和新6軍。新1軍由副軍長兼新38師師長孫立人任軍長,轄新30師、新38師;新6軍由新22師師長廖耀湘任軍長,轄第14師、新22師、第50師。以新1軍駐密支那地區,新6軍駐孟拱地區,當即整訓,限10月初完成。
從5月25日至6月25白天,他不聽中國批示官公道建議,不主顧觀環境,多次草率策動大範圍打擊,導致中美兵士傷亡慘痛,每天隻能推動50至200米。柏特諾反而歪曲中**隊“作戰不力、逡巡不前”,乃至將師長鬍素私行罷免,遣送返國。
4月21日,史迪威號令梅裡爾準將在太克裡(孟關東南約50千米,位於庫芒山西麓、塔奈河東岸)編成奇襲密支那的中美異化突擊支隊(簡稱中美突擊隊或中美聯軍):
與此同時,梅裡爾令剛達到的第89團第2、第3營,在西機場西南至跑馬地一帶修建工事,以該團第1營守備機場;令第150團以第1營重新卡坡向東攻奪八角亭,以第2、第3營向火車補綴廠方向郊區打擊。19日夜,該團擊潰補綴廠的日軍後,一舉攻占了火車站。
由柏特諾代表史迪威在密支那設中國駐印軍戰役批示所,履行批示;由麥克姆任戰地批示官,率領在密支那的各軍隊;以亨特任第5307團批示官。在密支那的中**隊彆離由胡素、潘裕昆率領,原中美結合突擊支隊的編組予以撤消。
但未乘勝追殲殘敵擴大戰果,在遭日軍反擊時變成混戰,第3營營長郭文乾在混戰中捐軀,火車站得而又失,官兵被困在火車站四周,苦戰兩日,彈儘糧絕。梅裡爾未及時派兵聲援,迫使該部與日軍搏鬥後衝出重圍,退回跑馬地、河套一帶收留清算。
但今後的作戰實際上由鄭洞國批示。鄭洞國以對壕功課向前推動,並重視步、炮、空的協同,傷亡大減,苦戰至8月4日,完整占據密支那及河對岸的宛貌,清除了各處日軍殘兵。日軍批示官水上少將他殺,第114聯隊聯隊長丸山大佐率少數殘兵逃往八莫。
但因梅裡爾求功心切,自大而輕敵,未能采納中美批示官的公道建議,對長途行軍非常怠倦之師不做需求休整,即讓第1、第3兩個縱隊分離在離西機場約九千米的遮巴德四周,而上風大減,也冇停止敵情地形窺伺和攻堅籌辦,尤未采納有力辦法,堵截日軍聲援補給線,使日軍第18師團第114聯隊第2、第3兩個大隊、第56師團第113聯隊及工兵第56聯隊主力連續聲援,至5月30日密支那日軍增至本來兩倍多,達到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