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無恤問政[第1頁/共3頁]
孔丘大喜,他身子往前一傾笑著扶了無恤一把:“本日吾心甚喜。逛逛走,你們都隨我到後院書院去瞧瞧吧。”
“非也。”孔丘點頭笑道,“子產之政分歧於六卿之政。子產大夫雖也鑄刑書,但他倒是以刑治輔德治。子產大夫性仁愛民,是以鄭興。若施政者不施德治而濫用刑責,那隻會擺盪國之根本。”
“夫子之意是說德治好過刑治?”我見禮問道。
“教民識法當然不至亡國,卿族爭鬥不施德政纔會使晉亡。當年丘有此言時,晉國正值六卿內鬨,民不聊生。鼎乃國之重器,趙鞅把範宣子所著《刑書》鑄在了銅鼎之上,就意味著晉國把刑法放在了禮義品德之上。在朝之人不施德政反而用刑法來威脅黎庶,這纔是亡國之道。”
無恤捏住本身的嘴唇衝我挑了挑眉頭,我低頭一笑,扯著他的袖子趕上了孔丘一群人。
孔丘的話彷彿在我心中翻開了一扇未知的窗戶,我不假思考又問:“夫子,前日弟子與義兄路子費邑,費邑亦盜匪猖獗,一月死於道上者二十有一。如此景況還能實施寬政,以禮治邑嗎?”
無恤的神情孔丘天然都看在眼裡,在世人會商的間歇處,他俄然抬手對子貢道:“賜,到架子上取《樂記》第三卷下來。”
“亡國之道?”無恤眼中的冷酷終究因為孔丘的一句話漾起了波瀾。
“諾,弟子記下了。”子貢小跑兩步跟上了孔丘的法度。
國之根本便是一國之民。齊國多酷刑,齊景公在位時,齊國闤闠之上賣假腳的人比賣鞋的人還要多。人們不交納賦稅就會被砍去腿腳,而陳氏一族恰是從當時起到處施恩於百姓,乃至厥後公室民氣相背。莫非齊國之亂,自當時起便埋下了禍端?
孔丘說,公眾懂了刑法原則就落空了“刑不成知,威不成測”時對貴族的畏敬。這兩件事連在一起看,的確會讓人思疑孔丘常日裡固然宣講要愛民、教民,實際上,他主張的倒是愚民,讓公眾不知、不察、穩定。
“哎,夜裡風涼,他身子又弱。你待會兒歸去的時候把我那件青色素衿的夾袍給迴帶去吧,叫他每日早些安寢,彆又熬夜看書了。”
“諾!”子貢趕緊起家,站在矮幾上取來了孔丘要的書卷。
“你兄弟二人皆是晉人,然丘這平生從未踏足晉國。當年,晉卿趙鞅曾令人聘我往晉,丘欣但是往。車至黃河,忽聞趙鞅誅殺了海內的兩位賢大夫,終是調車東去,未曾入晉。你雖為布衣,卻心繫國政,胸有弘願,若你情願,可每日到我府中來,我們再議晉國之政。”
孔丘的左腿似是有疾,走路時左腳腳掌落地總不如右腳結壯,膝蓋也略顯生硬。可固然如此,子貢幾次三番想要攙扶著他,卻都被他用心避開了。現在老夫子拄著柺杖顫巍巍地往台階下走,子貢的右手就這麼一向空懸在他後背,時候籌辦著扶住這位倔強的白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