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1頁/共4頁]

厥後幾個月裡,寶釵又藉端見了香菱兩麵,見香菱竟肯把詩詞歌賦丟在一邊,用心致誌學習女工烹調諸事,倍感欣喜。又有新開了一家棉布店,因寶釵開這家棉布店隻為玩票,又極珍惜《水滸》裡的扈三娘,特特取名喚作“一丈青布店”。當時一丈青又指一種頎長兼帶挖耳簪子,世人不明白寶釵深意,隻感覺這個店名新奇好記。偶然當中倒是暗合了做買賣的事理,招攬來很多人一睹究竟,買賣實在紅火很多。

世人說話間,寶釵早遇見了傅秋芳,跟她說了幾句閒話,她和傅家亦無厚交,不過是議論園中景色之類。在她是平常之事,舉手之勞,在傅秋芳已經是雪中送炭,模糊視為知己。

寶釵隻是笑了一笑,並未幾加解釋,向四周掃了一圈,隨口問黛玉:“怎地不見惜春mm?”

林黛玉笑道:“那山坡上的不是?”

張嬤嬤也笑道:“實是未曾見過這般聰明的。女人小時候也算是遠近聞名的聰明瞭,據我看還不如她呢,可貴的是說話清楚,層次清楚,隻可惜說的儘是正理,倒是可惜了。”

寶釵忙道:“這倒也不怪她。她家的意義,我倒也猜出一二,都是她哥哥的主張。”說到這裡,不知為何,又是一陣哀傷蒼茫,恰是兔死狐悲之意。

黛玉探春等都點頭說:“不曉得這會子她跑到那裡去了。這裡又冇有甚麼小尼姑小道姑的,但是奇了!”

隻聽此中一人說道:“算來算去也就是這幾日脫手了。上頭也是個沉得住氣的,到底忍了這麼多年呢。開初還想著好歹是血脈嫡親,留她一條活路,隻是情勢不由人,竟是先拿她開刀,殺雞給猴看的好。”

未幾時王映華遣人來尋寶釵,傅秋芳見擺佈無人,就也跟著去了,來到一處花圃前剛好諸位蜜斯都在,連黛玉和三春姐妹都坐在邊上閣樓前看水邊的景色。

這倒是戳到了傅秋芳的把柄,一時候陳華清等人都笑了出來。恰好傅秋芳一時無言可回,隻得漲得滿臉通紅,支吾了幾句。寶釵約她去對岸看菊花,她就逃也似的去了。

不知不覺已經到八月裡,恰是菊花盛開、喝菊花酒的時節,王子騰夫人下了帖子聘請世人賞花。寶釵和黛玉因前次未去的,此次難卻其意,和王夫人、薛阿姨、三春姐妹一道去了。

先前那人道:“這又有甚麼不敢想的?更離譜的事情都有呢。比方說一戶人家生了幾個兒子,本來該那嫡宗子擔當家業的,偏他不學好,犯了事,違逆了白叟家,那白叟家真正傷了心,就把家業給二兒子擔當了。那嫡宗子一脈呢,因犯了事,都被關在那見不得人的處所,連他本身都覺得怕是父子情分斷了,他這脈要絕後了。這嫡宗子有幾分沾花惹草的本性,他家原有個極忠心的仆人的。誰知這時候被仆人發明他在外頭玩過的一個女人有了身孕了,仆人不敢自專,就使體例傳動靜給那位嫡宗子聽。那宗子本來覺得本身要絕後的,自是不測之喜,就命仆人不要張揚,等那女人生下孩子偷偷把孩子給收養了,保得他這一條血脈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