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甲骨[第2頁/共3頁]
由刀刻構成的筆劃多方折,筆劃交叉處剝落粗重,給後代書法、篆刻留下了很多用筆、用刀的體例。從結體上看,甲骨文錯綜竄改,大小不一,但均衡、對稱、穩定之格式已定。從章法上看,或則錯落疏朗,或則嚴整端莊,且因骨片大小和形狀分歧而異,都閃現出古樸而又爛漫的情味。
彆的如武王時《利簋》銘文,《大豐簋》銘文;成王時《令簋》、《大鼎》、《令尊》銘文;康王時《麥鼎》銘文等也屬於這一類。把這類銘文與商《骨匕刻辭》、《帝辛四祀卣》和墨書陶片等去對比,會發明它們之間的很多不異之點。
字大逾寸,近於籀文。雄強渾厚,樸茂天然,為“書家第一法例”,不為過譽。厥後李斯清算的小篆,就由此脫化而來。曆代臨摹者很多。《秦公簋》和《秦公鐘》的銘文與《石鼓文》類似。彆的如虢、虞的書法亦與《石鼓文》附近。彆的另有字體委宛活動、佈局疏密均成心誇大、縱長的徐《洗兒鐘》、《子庫鐘》、中山王墓出土的銘文等。
鐘鼎文指三代鐘鼎彝器上的筆墨,它的發明,始於漢朝。漢武帝時候,有人在汾陰獲得一個寶鼎,獻給天子,朝廷還是以改了年號,叫元鼎,這是公元前116年的事。周之前的鐘鼎筆墨,簡樸樸素,銘文很短,多數隻要兩三個字,辭句很通俗,普通的人難以讀通。到了周朝,器既日增,銘文也長,三四百字以上的屢見不鮮,文詞也很高雅。
鐘鼎文和甲骨文一樣,寫起來很不便利,普通的書法家無從問津。清中葉以來隻要一些好古的人如張廷濟、吳大癕等人纔去追摹它。
筆墨發源於何時,雖難肯定,但按照考古質料的證明,甲骨文是我國迄今發明最早的一種比較成熟的字體。它是當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一種筆墨。清朝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發明在河南安陽城北五裡的小屯村。這個處所曾是殷商期間的故都。最後發明的時候,因為洹水堤岸壞了,衝出了很多甲骨,丟棄在空中上。
秦始皇時定書體為八種,謂之八體。一曰籀文,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榜書,七曰處書,八曰隸書。蟲書又叫鳥蟲書、鳥篆,以鳥蟲頭起筆,以蟲身愚笨為線的篆書美術字,是戰國《越王州句劍》銘文一類書體的持續;刻符如《新妻》、《陽陵》皆為小篆;摹印為剛正的小篆,開漢印篆體的先河;用於門榜,封簡題字榜書,刻於兵器的書,都是籀文、小篆或隸書利用範圍的竄改罷了。所謂的“秦書八體”,以漢字形體而論,不過乎是籀文、小篆、隸書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