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第1頁/共2頁]

第三篇第十一章第2節 食品有五味,五味入五臟

是以,得病的人應當特彆重視飲食五味的調度,這對於疾病的治癒具有促進感化。如果不重視飲食五味的忌諱,隨便進食,很能夠會使食品性味與五臟相互衝突,對身材形成更大的傷害。

食品不但有“脾氣”,也有“味道”。《本草綱目》闡述食品時,都有“味辛”、“味甘”等說法。實在這就是中醫中的五味,也就是辛、酸、甘、苦、鹹五種味道,彆的另有淡味、澀味,風俗上把淡附於甘味,把澀附於鹹味。

酸楚味也好、苦甘鹹味也罷,食之五味,適度食用方可達到滋陰之效,五味過火,就需求我們用中氣來調和,這就是火氣。“火”起來了天然要“水”來滅,也就是用人體內的津液來去火,津液少了陰必虧,疾病便上門了。這也考證了中醫大師朱丹溪先生所說的“人身之貴,父母屍體。為口傷身,滾滾皆是。人有此身,饑渴存興,乃作飲食,以遂其生。彼眷昧者,因縱口味,五味之過,疾病蜂起”。

如果說辛味是“陰”的仇家,那麼酸味那就是“陰”的火伴了。提及酸味,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望梅止渴”的故事。雖說“望梅止渴”是酸味所產生的特彆心機效應,但這也從必然程度上奉告我們酸味能夠生津,有效滋陰。中醫以為酸類的東西是走筋走肝,主收斂的,如果得了肝部疾病則要少吃,不然太收斂,肝氣便不能生髮。

五味當中,辛味與“陰”乾係最大,因為辛味最輕易傷陰。在人們的認識裡,辛味指的就是辣椒,實在《本草綱目》中的辛味是指薑、蔥、花椒一類的刺激性氣味,以及玫瑰花一類的芳香味。辛味宣散,祛內散寒,但辛味食品吃多了會耗陰傷精,輕易令人“上火”。常常下館子的人對此體味應當比較深,李蜜斯便是一例。身為單身白領的李蜜斯為了不消做菜、刷鍋、洗碗,一日三餐根基上都在飯店處理。凡事有好也就有壞,李蜜斯的三餐倒是便利費事了,但身材出了題目:三天兩腔潰瘍、便秘。厥後聽學中醫的朋友說這是常常去飯店過食辛類食品的原因。現在的飯店,不管甚麼菜,桂皮、八角、小茴香、花椒、薑、蔥、蒜、辣椒一大堆,辛味太重,導致身材陽氣亢盛,不上火纔怪。

得病的人遵循五味忌諱對身材停止調度是非常無益的,這此中包含的是五行生剋的道理。食品有五味,五味入五臟,而五臟對應著五行,即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木。五味與五行的對應乾係則是:鹹屬水、苦屬火、酸屬木、辛屬金、甘屬土。遵循五行生剋實際,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以是,五味不當也會對臟器形成傷害,如肝屬木,辛屬金,金能克木,是以患肝病的人就應當忌諱吃辛味食品;鹹屬水,心屬火,水能克火,以是心臟不好的人就應當少吃味鹹的食品;另有患脾病的人應當少吃或不吃酸味的食品,有肺病的人就要忌刻苦味食品,腎不好的人要忌吃甘味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