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道德經1 - 第十二章聖人為腹,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聖人為腹,去彼取此[第1頁/共2頁]

是以聖報酬腹不為目[7]。

[3]五味:指酸、苦、甘、辛、鹹五種味道,這裡指多種甘旨。

此章教人觸物不著,一心內聽、收神、收身、收心、收意。聖報酬腹不為目,是內觀,外不著。修真之子,一心內守,外判陰陽,靜體無極,返混元於我腹當中,出其身於太虛之上。靜中生之育之,養我之清氣,助我之靈根,守我之神明,出我之真身,以我合天,以我合全,以我之道而同太空,總從"為腹而不為目",方得取真一之性,而生其命。

故去彼取此。

五音令人耳朵失聰,

以是賢人隻求溫飽而不追逐名利和聲色之娛。

五色[1]令人目盲,

五音[2]令人耳聾,

2.人生來是有慾望的,不但尋求物慾之享用,滿足感官,還會追逐名利,滿足內心的虛榮,因而縱情,因而率性,為此腳步倉促,繁忙不止。但終究或許得不償失,生射中最該珍惜的是甚麼?恰好不是物質和功名,而是內心的歡愉、充分和幸運。

[6]行妨:指傷害操行,行動分開正軌。妨,波折、傷害。

--邵若愚

孔子是我國的文明賢人,是我國當代巨大的思惟家、教誨家。他平生尊敬品德,以佈道為己任,門下弟子三千,桃李滿天下,對後代文明和思惟影響深遠。

--憨山德清

解讀心得

[5]畋(tián)獵:打獵。

1.本章中,老子主張減少慾望,返樸歸真,抱真守一,順道而行,保持內心的真元,為此,闊彆縱情聲色犬馬的浮華餬口,而保持簡樸滿足和自我真我的餬口品格。唯有超出此"有",才氣達到上章所說的"無"之境地。

飲食簡樸的孔子

可貴之貨,令人行妨[6]。

五味令人落空味覺,

3.人生憂?的本源就在於多欲,慾望不止,並且變本加厲。做到絕欲不成能,也冇需求,但如果做到清心寡慾,就會獲得生命的真正自在和歡愉。

對於那些有誌於學,尋求聖德但以貧寒為恥的人,孔子以為過分貪慾,采納不睬睬、不扳談的態度,即所謂"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所謂道分歧不相與謀,孔子不屑與這些人來往。而對於家道貧寒、簞食瓢飲、居住陋巷、好學不倦的弟子顏回,孔子則大加獎飾,道:"賢哉回也!"以為這是真正的安貧樂道,是一小我最高貴的品格。

作為一個尊道的賢人,孔子並不重視物質享用,他在餬口上的要求很簡樸,清心寡慾,吃得簡樸,不求五味俱全。他說:"飯蔬食,飲水,其肱而枕之,樂亦在此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以品德尋求為己任,畢生尋求精力餬口的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