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道德經1 - 第十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第十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第1頁/共3頁]

--河上公

如果我冇有此身材,我還怕甚麼呢?

--憨山德清

百姓聽到他的死訊後,自發前來記念,連日齋戒,自籌資金為他建祠泥像,以表其功德。

[1]寵辱:榮寵和熱誠。

得寵榮驚者,處高位如臨深危也。貴不敢驕,富不敢奢。失者,得寵處辱也。驚者,恐禍重來也。故曰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前人校注

2.因為有所驚駭,以是不管寵辱,都不免擔驚受怕。為甚麼會驚駭?因為有這個身材,因為本身職位寒微。如果冇有身材,還怕甚麼?實在,比身材蒙受禍害更可駭的,是因為內心的慾望。古語說"無慾則剛",淡泊寡慾的人,天然活得更安閒固執。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故畢生無患也。吾之以是有大患者,蓋之有身也。蓋此身一墮亂世,事物交攻,乃大患之本也。但是既有此身,則當貴之愛之,循天然之理以應事物,不縱情慾,如此則無患也。

譯文

--陸希聲

甚麼叫作正視大患如同正視生命?

我從空裡來,孜孜汲汲,唯恐有失。常以驚為念,我道日長而無消化之日。凡人有寵必有辱,唯恐字守之。

3.凡人老是耽於榮辱,受此迷亂,不能自拔,這無異於作繭自縛。老子以為,與其正視榮辱如同身材生命,不如正視身材和生命超越榮辱,簡樸地活著,為活著而活著。一個超出了小我榮辱,正視天下如同正視本身身材,珍惜群眾如同珍惜本身一樣的人,纔可擔負天下之重擔。為甚麼?因為他們自知有此身,就天道而行世事,能做到由愛小我到愛天下,不拘泥於本身,"寵辱皆忘","天賦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是可擔負大任。

5.實在,榮辱畢竟是給外人看的,給社會看的,說到底也是一種身外之物,與小我內心的安寧幸運無關,與生命的質量無關。我們所受的外在拘束已經夠多,生命已經有太多不成接受之重,已經有太多的驚嚇。以是,不如恰當適時放下這些承擔,輕鬆向前。

註釋

範仲淹是北宋聞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寫有聞名的《嶽陽樓記》,此中的名句"天賦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中華民族精力的首要元素。

寵辱[1]若驚,貴[2]大患若身。

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範應元

範仲淹心繫百姓

是謂寵辱若驚。

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何謂貴大患[3]若身?

[3]患:災害,禍害。

像珍惜本身一樣珍惜天下的人,可將天下重擔托付給他。

範仲淹不但在政治上成績斐然,並且仁愛百姓,親民愛民,獲得了百姓的遍及推戴和支撐。以是在他離職時,百姓自發構造起來,攔住傳旨使臣的路,要求天子適應民意,收回成命,讓他持續留任。1052年,他調任潁州,帶疾上任。但隻趕到徐州,就忽然長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