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2)[第2頁/共4頁]
當然,海上貿易的風險是很大的,大海飛行分歧於內河,風波不定,海上怪物出冇,職員時候都有生命傷害。如果不是熟諳海上飛行的人,極有能夠骸骨無存,但是,钜額的利潤,還是刺激了很多販子鋌而走險。遵循陸琪玉訂購的兩艘大船運載量來計算,每年起碼能掙兩萬兩白銀。白銀,這但是貨真價實的白銀啊,有誰不眼紅呢?
第299章(2)
遺憾的是,黃巢進入廣州今後,大開殺戒,隻要看到外族,馬上正法,過後大略統計,在廣州起碼12萬本國販子被殺。“今後今後,穆斯林販子和中國販子便在馬來亞的卡拉巴爾互市”。另據《阿拉伯通史》記錄:“巴格達城的船埠,有好幾英裡長,那邊停靠著幾百艘各式百般的船隻,有戰艦和遊艇,有中國大船,也有本地的羊皮筏子”,“市場有從中國運來的瓷器、絲綢和麝香”,“城裡有專賣中國貨的市場。”
沈若依獵奇的看著她,半信半疑的說道:“你真的缺錢?”
好大一會兒今後,劉鼎俄然說道:“若依,你想不想跑海上貿易?”
劉鼎的身份特彆,沈若依可不敢說得太多,她很快錯開了廣州這個敏感的話題。
其次,陸上交通受天然前提限定嚴峻。路途悠遠,環境、氣候卑劣,運輸東西單一,再加上所運送物品對天然前提依靠較嚴峻,使得陸上交通日趨被人捨棄。海運的呈現則較好的處理了上述題目,並有很多陸路所不及的長處,以是海路日趨昌隆,並終究代替了陸路,成為首要的運輸路子。
沈若依苦笑著說道:“你說甚麼跟甚麼啊?這麼短的時候,我如何能夠學到帆海貿易?你覺得是打毛線啊?我奉告你,我如果上了船,我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呢!那船隻略微一搖擺,我就感受頭暈腦脹。海船和長江上的船完整分歧啊,顛簸的短長,我可適應不了。”
劉鼎耐煩的說道:“你不是叫陸琪玉的夫人姑姑嗎?那好辦啊!我出錢,讓你到陸家去熟諳熟諳,今後等你熟諳了海上貿易,我們本身也開一條航路,專門賺本國人的錢。”
唐朝造船和帆海技術的進步,使得大範圍的海運成為能夠,客觀上也促進了海上絲路的鼓起。據載,頗得天子寵遇的劉晏,曾在揚子縣(今江蘇儀征)設置10個官府造船工廠,造船2000艘以供內河航運,足見唐朝造船業之盛。唐朝製造的遠洋船隻,大的長20餘丈,可載客600―700人,馳名天下,很受本國客商歡迎。外商情願乘中國船隻處置遠洋貿易,飛行於中國至紅海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