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人生在世,譬若雲煙[第4頁/共5頁]
比及把事情說完,梁皇後卻並不如何明白——畢竟隻是十四歲的小女人,又不象司馬鄴那般曆經盤曲,智商和經曆不免有所完善——隻是說:“如何酬賞大司馬,自當由群臣擬議,上奏天子,臣料必有博學、智謀之士,能獻分身之策。陛下又何必煩惱呢?”
另有人說:“賈魯公雖號總督六師,實在駐兵襄陽,何嘗一步渡江,且其初不肯受命,複請腰斬張壯武(張華),臨江而退。現在裴公親曆軍隊,以萬眾摧破數倍之敵,魯公何故比類?則犒賞魯公之前例,一定可循,陛下三思。”
司馬師曾為曹魏的大將軍,同時其叔司馬孚擔負太尉,因而司馬師就奏請使大將軍位在太尉之下;比及晉朝建立,初沿此製,大將軍低於三司,但很快便又調至三司之上;厥後琅琊王司馬伷任大將軍,因為他輩分較低,又次三司,待司馬伷薨逝後才規複古製。
至於大司馬,初任八公,大司馬為石苞,位在三司之下;後由太尉、義陽王司馬望遷轉此職,就又調劑了返來,大司馬仍舊高於三司。
祖約乃插嘴道:“雖劉氏殄滅,朝廷頒詔,然石勒坐擁三州,雄兵十萬,野心素熾,又豈肯來朝啊?即便其暫藏禍心,願受招安,亦不過虛與委蛇,以防王師撻伐,而欲將戰和兩策操之己手罷了。則彼仍為國度之大患,戰亂豈可止息哪?”
群臣幾近全都想到了同一句話,語出《史記·淮陰侯傳記》,是為:“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人生活著,譬若雲煙,雖雲百歲,不過五六十年罷了;即朕為天子,稱萬歲,古來又豈有百歲天子,遑論萬歲呢?朕嘗聞農伕力田,開壟而播,種子落於溝底,根底自厚,又易得水,天然豐茂,其穗累累;倘若落於壟上,則可貴活,即活亦難抽穗,即抽穗亦難飽滿,不如鋤去。則朕如在溝底者,卿如在朕側,而百姓百姓,則多在壟上耳。能生貴家,天福也,若仍不知滿足,則福終將轉而為禍——此諸叔王之謂也……
群臣聞言,儘皆麵麵相覷,有些人的臉當場就拉下來了,有些人卻垂下腦袋,就此墮入了深深的思考……
“直至裴、祖二卿率師北伐,複洛陽而敗劉粲,逐劉曜而除索綝,朕始略安。繼而台端歸洛,複入舊宮,飲食無缺,聲色不乏,始知為天子之貴……”
有人就說了:“昔朝廷寬裕之時,為求勤王兵馬,乃濫酬官:劉越石不能逾太行一步,而命為大司空;司馬保斷絕隴道,而命為相國;丹陽王侷促江淮,而命為丞相。逮裴公百戰而複洛陽、長安,屢破胡寇,始得大司馬之命,今又光複平陽,縛獻諸劉,而止與些許犒賞,恐實不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