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水經注 - 第79章 漻水(2)

第79章 漻水(2)[第2頁/共4頁]

鄭玄注《尚書》滄浪之水,言今謂之夏水,來同,故世變名焉。劉澄之著《永初山川記》雲:夏水,古文覺得滄浪,漁父所歌也。是以言之,水應由沔。今按夏水是江流沔,非沔入夏。借使沔注夏,其勢西南,非《尚書》又東之文,餘亦覺得非也。自<月者>口下沔水,通兼夏目,而會於江,謂之夏汭也。故《春秋左傳》稱吳伐楚,沈尹射奔命夏汭也。杜預曰:漢水曲入江,即夏口矣。

荊山在景山東一百餘裡,新城沶鄉縣界。雖群峰競舉,而荊山獨秀。漳水東南流,又屈西南,逕編縣南,縣舊城之東北百四十裡也。西南高陽城,移治許茂故城,城南臨漳水。又南曆臨沮縣之漳鄉南。昔關羽保麥城,詐降而遁,潘璋斬之於此。

沮水出漢中房陵縣景山,東南過臨沮縣界。

南至小廣魏,與梓潼水合。

夏水又東,夏楊水注之。水上承楊水於竟陵縣之柘口,東南流與中夏水合,謂之夏楊水。又東北逕江夏惠懷縣北,而東北注。

涔水即鬵水也。東北流,逕城固南城北。城在山上,或言韓信始立,或言張良創築,未知定所製矣。義熙九年,索邈為梁州刺史,自城固治此,故謂之南城。

夏水

施水受肥於廣陽鄉,東南流逕合肥縣。應劭曰:夏水出城父東南,至此與肥合,故曰合肥。闞駰亦言出沛國。城父東,至此合為肥。餘按川殊家數,無沿注之理,方知應、闞二說,非實證也。蓋夏水暴長,施合於肥,故曰合肥也。非謂夏水。施水又東逕合肥縣城南,城居四水中,又東有清閒津,水上舊有梁。孫權之攻合肥也,張遼敗之於津北,橋不撤者兩版。權與甘寧蹴馬趨津,穀利自後著鞭助勢,遂得渡梁。淩統被鎧落水,後到追及,流涕津渚。

施水又東,分為二水,枝水北出焉,下注陽淵。施水又東逕湖口戍,東注巢湖,謂之施口也。

沮水出汶陽郡沮陽縣西北景山,即荊山首也,岑嶺霞舉,峻竦層雲。《山海經》雲:金玉是出,亦沮水之所導。故《淮南子》曰:沮出荊山。高誘雲:荊山在左馮翊懷德縣,蓋以洛水有漆沮之名故也。斯謬證耳。杜預雲:水出新城郡之西南發阿山,蓋山異名也。

沮水又東南逕驢城西,磨城東,昔關雲長詐降處,自此遂叛。《傳》雲:子胥造驢、磨二城以攻麥邑,即諺所雲;東驢西磨,麥城自破者也。沮水又南逕楚昭王墓。東對麥城,故王仲宣之賦《登樓》雲:西接昭丘是也。

小廣魏即廣漢縣也,王莽改名曰廣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