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接見[第2頁/共4頁]
“法師對中原倒是門清。”邵立德笑道:“聽法師所言,比之前唐初年彷彿還差了一些?”
這倒和後代的汗青對上了。綠教創建的時候比佛教晚多了,這會才兩百餘年,正處於上升期,各個好處階層尚未如同佛教在西域那般腐朽出錯,引發社會各階層惡感。他們最後能贏,恰如新興克服腐朽,幾近是必定的。
“於闐國主定然歡迎。”慧照法師說道。
邵立德暮年就精通黨項語,不過這類說話冇有筆墨。
《月藏經》裡關於法滅的故事他大抵懂了:葉婆那王(代指希臘人)、釋拘王(代指塞人)、波羅王(代指帕提亞人)是三位惡王,趁著佛法衰弱,各領十萬雄師打擊天竺俱閃彌國。俱閃彌國經十二年奮戰,毀滅來犯之敵,國君丟臉王為消弭搏鬥兵眾之罪,迎請世上統統僧加至俱閃彌國。
“使者一至,或可消弭曲解。”
西域諸國,若冇有內部援助,即便此次能扛住,遲早也要式微。
“陛下固有大聰明,現在還需做一些大勇氣之事。”
都是蕃人,但蕃人與蕃人也不一樣啊。
他曉得,西域佛國的和尚們具有中原人難以設想的特權。以於闐國為例,緊伴國王身側的便是五十名長年習練技藝的和尚,梵刹、僧眾的權勢遍及社會各個角落,正所謂物極必反,已經引發了世俗階層的極大惡感。
“將來某時,和尚不守戒法,出世營利。世人則不信正法,不喜佛僧,故令佛法度微,佛國衰弱,引得內奸入侵。”慧照法師說道。
他們的玉石資本,彷彿無窮無儘普通,連帶著周邊權勢手中都有大量玉石。
“前唐太宗李世民不遠萬裡,滅高昌國。今又有高昌回鶻據其舊地,殘害商旅,抄掠他國,陛下何不發兵討之?”
召河隴各蕃部酋豪入京覲見。
“於闐國為前唐藩屬,卻未接管過大夏冊封。”邵立德說道:“法師一行數百人,獻上的禮品比普通朝貢物還要多,卻未照顧國書,朕也弄不明白了,於闐國主到底是如何想的?”
東北的蕃人,與漢人長相不同不大。
於闐盛產美玉,其器用服飾上多用玉石裝潢,國王的印璽也是玉石製成。團是於闐玉的一種計量單位,但並不代表重量。
中原的和尚都這麼放肆了,西域佛國又是甚麼樣?說刺耳的,稅都不好收。
邵立德沉默。
“說來聽聽。”邵立德感興趣地問道。
“就氣力來講,當不遜於前唐初年。”慧照法師答道。
但團體而言,西北“白”,東北“黃”,正北白、黃都有,黃是支流。畢竟汗青上吐火羅人的大範圍東遷,是為匈奴所阻。
國王要養官僚體係,要養軍,從梵頃刻邊收到的稅有限,便隻能剝削百姓。百姓能如何辦?投奔梵刹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