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入益都石百戶功德圓滿,見趙忠小沙彌嶄露頭角[第3頁/共5頁]
馬隊回擊指了指那六品官,說道:“即總領益都佛道衙門的總領官趙忠趙大人。”
“我們呢?”
“命我等先把封秀才送到6府,隨後去分院上交軍令。”
那六品官低聲說了幾句,馬隊便催馬出列,直接馳奔過來,對石百戶行了個禮,看了景慧與封帖木一眼,說道:“啟稟大人,分院令:封秀才遠來辛苦,既然是6大人的朋友,不必再去分院了,直接去6府便可。景慧禪師不辭辛苦,前來我益都弘揚佛法,慈悲之心,令人恭敬,隻是分院乃兵事重地,不管佛道,故此,特請了趙大人過來歡迎。”
“不是梧桐樹,不引鳳凰來。貧僧雖不敢自居鳳凰,但燕王殿下仁德刻薄,卻真的是梧桐不假。大人謬讚,貧僧實不敢當之。”
“不是大和尚的弟子?”
石百戶一笑,自上前與趙忠見了個麵,略敘幾句,便招了招手,帶著封帖木與他的兩個“保鑣”,和彆的馬隊們一起吼怒拜彆。
沙彌,凡是指的是七歲到二十歲之間,已受“十戒”,但冇有受過“具足戒”的和尚。打個比方,沙彌就比如小學,春秋滿二十後,能夠受“具足戒”。受過“具足戒”後,便可成為比丘。“沙彌”、“比丘”,指的都是男性的削髮人;如果是女性,則稱為“沙彌尼”、“比丘尼”。
封帖木一下子就懵了,豆大的汗珠從額頭冒出,倉猝去看景慧。還好,石百戶說完了話就轉回了頭,冇有瞧見他因做賊心虛而失態的這一幕。
“從那邊來?”“自來出來。”這一問一答,對和尚們來講實在駕輕就熟。古往今來,也不知已經有多少人如此對答過,說是鬚生常談也不為過。彆說和尚了,哪怕平常世俗人在聽了“從那邊來”這個題目後,恐怕也曉得該如何答覆。道衍的這個答覆並無新意。
這時,他們離城已經不太遠了。
“他與貧僧同親,皆為長洲人,俗家姓姚,叫天禧。幼年削髮,年十四即入了長洲妙智庵為僧,後在穹窿山福臻禪院落受戒。現在法號道衍。”
“本來如此。”趙忠問道衍,“……,不知和尚師從何人?”
“賊子就是賊子。甚麼‘總領益都佛道衙門’!瞧這姓趙的狼目鷹鼻,固然帶笑,反似餓隼,清楚不是善類。”景慧下了馬,雙手合十,高唱佛號:“阿彌陀佛。貧僧景慧,見過趙大人。”
看著混在馬隊隊中、麵色慘白的封帖木遠去,景慧有點擔憂:“老封甚麼都好,就是有些怯懦。此時分離,最快,怕也得比及早晨才氣再次與他相見。隻但願他可千萬彆在這半天裡暴露甚麼馬腳纔好!”帶著兩個小沙彌,上前與趙忠相見。趙忠也驅馬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