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玄幻奇幻 - 中國哲學簡史 - 第50章 新儒家:心學(2)

第50章 新儒家:心學(2)[第2頁/共4頁]

由此可見,王守仁的體係,是遵守周敦頤、程顥、陸九淵等人的體係線路,但是表述得更有體係,更加緊密。他將《大學》的綱目安排進他的體係中,安排得如此之好,既足以自傲,又足以服人。

第二十四章已經指出,照新儒家的說法,涵養須用敬;但是敬甚麼呢?照陸王學派所說,必須“先立乎其大者”,然後以敬存之。陸王學派攻訐程朱學派冇有“先立乎其大者”,支離破裂地從格物解纜。在這類環境下,即便用敬,也不會在精力涵養上有任何結果。陸王學派把這類做法比做燒火做飯,鍋內無米。

《大學》還講了“八條目”,是自我精力涵養的八個步調。頭兩步是“致知”、“格物”。照王守仁的說法,“致知”就是“致知己”。自我的涵養,不過是順從本身的知己而行罷了。

再援引王守仁的一段話:“民氣是天淵,無所不賅。原是一個天,隻為私慾停滯,則天之本體失了。……現在念念致知己,將此停滯窒塞,一齊去儘,則本體已複,便是天淵了。……一節之知,即全部之知;全部之知,即一節之知。老是一個本體。”(《傳習錄》下,見《王文成公全書》卷三)

若順著這類論證推下去,我們能夠說,新儒家比道家、佛家更加一貫地對峙道家、佛家的根基看法。他們比道家還要道家,比佛家還要佛家。

如此,“三綱領”就歸結為“一綱領”:“明顯德。”明德,不過是吾心之賦性。統統人,不管善惡,在底子上都有此心,此心不異,私慾並不能完整矇蔽此心,在我們對事物做出直接的本能的反應時,此心就老是本身把本身顯現出來。“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憐憫之心焉”,就是申明這一點的好例。我們對事物的最後反應,使我們自但是自發地曉得是為是,非為非。這類知,是我們賦性的表示,王守仁稱之為“知己”。我們需求做的統統,不過是順從這類知的唆使,毫不躊躇地進步。因為如果我們要尋覓藉口,不去當即遵行這些唆使,那就是對於知己有所增損,因此也就喪失至善了。這類尋覓藉口的行動,就是由私意而生的小智。我們已經在第二十3、第二十四章中看到,周敦頤、程顥都提出過一樣的學說,但是王守仁在這裡所說的,則賜與這個學說以更無形上學意義的根本。

傳聞,楊簡(1226年卒)初見陸九淵,問:“如何是本心?”無妨趁便提一下,“本心”本來是禪宗術語,但是也成為新儒家陸王學派利用的術語了。陸九淵引《孟子》的“四端”為答。楊簡說他兒時已讀此段,但是還是不曉得如何是本心。楊此時任富陽主簿,說話中間還要辦公。他斷了一場賣扇子的訟過後,又麵向陸九淵,再問這個題目。陸九淵說:“適聞斷扇訟,是者知其為是,非者知其為非,此即本心。”楊簡說:“止如此耶?”陸九淵大聲說:“更何有也!”楊簡頓悟,乃拜陸九淵為師。(見《慈湖遺書》卷十八)